- 宋才发;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融入世界民族之林、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在动力。"大一统"民族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是:民族工作理论创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维度,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达维度,传播能力现代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接受维度。"五个认同"共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民族大团结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路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路径。
2021年03期 No.168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773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张杨;宋雄伟;
政治学实验以其对因果关系的强解释力,在西方政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在国内开展政治学实验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本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提高"可行性"、强化"有益性"、降低"干扰性"三个方面,尝试优化了政治学实验的概念设计,探讨性地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理论检验型准实验研究设计思路。这种准实验研究方法在设计逻辑上与标准的实验研究相同,能够通过主动干预生成研究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同时降低了受试样本随机分配的控制的标准,提高了实验的可行性。这种简化的准实验方法虽然不能替代标准的实验研究,但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在已经确定内部有效性的前提下,补充和拓展外部有效性;或者在定性因素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定量分析,为研究提供可靠的实证论据。
2021年03期 No.168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吴记峰;
政治学"田野学派"的兴起是近年政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向之一。该学派的萌发经历了长达30年的长时间积淀,期间也引领了国内学界在村民自治、乡村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并在近年来的历史政治学拓展中走在前列。新时代,政治学"田野学派"也需要在既有发展的基础上,研究领域再拓展,研究方法再延伸,研究重心再聚焦,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从华中走向华南、从乡村走向城市、从碎片走向系统、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深度田野研究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政治学"田野学派"的更大贡献。
2021年03期 No.168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妍妍;
劳模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文化经历了孕育、雏形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当代劳模文化面临着在认知、认同、践行层面的三重困境。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要求,劳模文化需要在环境、教育、制度三个维度上努力创新发展之道。
2021年03期 No.168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48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