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研究

特稿

  • 正确认识列宁关于“军事共产主义”错误的论述——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俞良早;

    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在一系列著作中阐述了科学的苏俄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如"过渡"应达到的目的是建立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社会;对于苏俄来说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长时期的任务;以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强行加快其过程只会造成挫折和损失。这一时期,他未提出利用实施军事共产主义的机会使苏俄"顺势"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未提出选择"简捷道路"使苏俄完成"过渡"任务的思想。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说"我们犯了错误",指苏俄实行貌似共产主义原则的战时共产主义措施而犯了错误。

    2020年03期 No.162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理论前沿_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专题研究

  • 恩格斯在创建史上首个共产党过程中的特殊贡献

    金民卿;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亲手缔造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恩格斯在建党过程中做出了特殊贡献,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思想灵魂作用:长期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为建党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同马克思一道创立新世界观、批判错误思想、建立共产主义联络组织,支持马克思到英国考察并与共产主义者联系,为建党做好组织和思想准备;在正义者同盟改组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在《共产党宣言》创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独立争取《宣言》的创作权、创作《宣言》的"胚胎"和初期形态,与马克思一起创作《宣言》。

    2020年03期 No.162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9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例

    王巍;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必须正本清源,在经典作家的文本中探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典范之作。恩格斯所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就是这一典范之作,该书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可以说,该书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典范著作,是一部通俗版、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构建和传播做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2020年03期 No.162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46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

  •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专题研究

    秦刚;

    <正>【主持人语】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在我们缅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时候,不禁再度想起他光辉的一生和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他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参与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他撰写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传世经典;他在马克思逝世后承担了《资本论》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

    2020年03期 No.16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态势专题研究

    柴尚金;

    <正>【主持人语】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格局变化,首先要看当今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今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就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时代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社会主义格局变化。其次要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包括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组织力量、活动方式本身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特点。国内学界聚焦这些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020年03期 No.162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_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态势专题研究

  • 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柴尚金;

    当今西方国家进入矛盾多发期和衰退期,贫困化和社会不公激化社会矛盾,西方政党博弈演变为"否决政治",美国主宰的国际旧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环境趋于稳定,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迎来了发展窗口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生机活力,对各国共产党和左翼力量将产生深刻影响,日益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振兴的中流砥柱和引领旗帜。但当今"资强社弱"格局不会因发生某一国际事件或危机而产生根本性转变,世界左翼力量仍遭到反共右翼的排斥和民粹主义的挤压,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年03期 No.162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11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执政后尼泊尔共产党的新动向

    袁群;姬广礼;

    尼泊尔共产党自2018年5月组建以来对党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融合与完善,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导向的理论纲领。在执政方面,尼共致力于完善政治体制、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大民生工程投资、不断拓展双多边外交,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合并后尼共第一届党的代表大会的即将召开,对于加强党的团结意义重大。尼共政府也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关系。但是,尼共党内在思想理论上的分歧及奥利不佳的健康状况,印度与美国不断加大对尼泊尔政局的介入力度以及大会党的伺机挑战都将对尼共执政带来不利影响。

    2020年03期 No.162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0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第21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的新特点与新变化

    强蓓;王喜满;

    在共产国际成立100周年之际,一年一度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土耳其伊兹密尔召开了第21次会议。本次会议与往年会议相比,在会议的前期准备、会议进程、会议议题、会议效果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变化,可以说准备更加充分、议程更加完备、议题有所侧重、效果较为突出。这次会议对于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之间的团结合作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020年03期 No.162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党的建设

  • 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领导力

    蔡礼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鲜明价值追求和一整套价值观的价值型组织,基于和运用价值观进行领导时产生的力量、发挥的影响和具有的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领导力。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以信仰为核心的一套价值体系,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是共产党价值观最凝练、最简洁的表达。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价值观在组织凝聚以及党员内在驱动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价值观成为党领导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并由此产生了强大的价值领导力。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领导力成为领导力量中发挥核心和基础作用的决定性力量。

    2020年03期 No.162 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1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井冈山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结构与鲜明特点

    王光森;

    特殊的政治环境,催生了井冈山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和鲜明特点。前者主要由逻辑起点——"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逻辑中介——经由"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为主轴的党的政治建设实践推动"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进程、逻辑归宿——确保"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实现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等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后者主要体现为:在"革命"逻辑下,将"虚化政治"推演为以党内斗争为内核的"实化政治",即:在同错误的政治路线、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尝试,井冈山时期党的政治建设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其主要方面还是有借鉴价值的。

    2020年03期 No.162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科学社会主义

  • 关于社会主义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的几点讨论

    奚广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和发展思想的理解存在重大失误,表现在机械认识"现实的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界定坠入人道主义和空想主义;片面理解人类解放学说,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设想思想教义化、形式化、模板化。我们应深刻反思人道主义把社会主义引入全面垮塌的历史悲剧,对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发展学说要加强研究和科学认识,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2020年03期 No.162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政治学研究

  • 解码中国道路成功的“精神”维度

    张志丹;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立足本国国情,不断开拓前行,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研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从"广义社会学"视角转向从"广义精神学"视角对中国道路做"总体性研究",无疑标举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向。从"精神"维度解码中国道路成功有着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解码中国道路的成功,不难发现其中"精神"基因贯穿于中国道路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筑中华民族追梦筑梦圆梦的共有精神家园。中国道路成功之"精神"维度中包括中国理论、中国梦想、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并相互交叉,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而且可以助力中国道路的起航、生成、发展和成功,成就中国道路在21世纪无比光明的前景。

    2020年03期 No.162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2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新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内容与方法

    刘伟;翁俊芳;

    基于3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反馈的调研材料,研究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我国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内容应涉及政治忠诚、政治信仰、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和政治自律六个维度,现有考察方法主要包括经常性考察、原则性考察、系统性考察和联动性考察。受访者还认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依然存在考察形式单一、考察方法缺乏创新、考察标准不具体、考察过程不规范、考察时间不持续、考察机制不健全、考察制度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丰富与创新考察方法、建立清晰量化的考察指标体系、拓展并深化考察的范围与内容、综合研判考察结果并有效运用、完善分工协作与高效联动的考察机制等多个方面优化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

    2020年03期 No.162 9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147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公共行政管理

  • 国家治理现代化场景下协同治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赖先进;

    不同于西方语境下的协同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场景下的协同治理行为具有内在特色,是治理体系上下、左右、内外各类主体协同的治理活动。现有国内外协同治理的理论研究框架主要遵循分类建构思路,具有很强的异质性,缺乏清晰一致的理论框架。国家治理现代化场景,为构建系统性、整体性的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提供了基础条件。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场景的制度、人、工具或技术等基本要素,构建了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价值目标、制度设计、行为选择、条件环境,并对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2020年03期 No.162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0179 ] |[引用频次:412 ] |[阅读次数:3 ]
  • 刚性约束失灵与变异:公共政策“层层加码”现象再解释——以H省“控煤”政策为例

    赵天航;原珂;

    公共政策目标分解过程中的"层层加码"现象长期存在。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分解过程中,鉴于下级执行者弹性执行政策而致使目标难以实现的状况,本级政府倾向于采取"对下加码"的策略来满足上级的刚性要求,进而形成指标"层层加码"的现象。"层层加码"本质上是常规刚性要求的变异,会带来新的执行不力问题。要走出"层层加码"误区,使刚性要求回归正常轨道,则应积极创造刚性执行的可行条件,通过协调"控煤"政策和经济发展及民生保障间的关系、完善配套政策、提高政策认同度等以扭转政策"弹性执行"现状,以保证"控煤"政策达到上级所要求的刚性执行目标。

    2020年03期 No.162 11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231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研究

  •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的经验及展望

    韩喜平;张梦菲;

    新中国救济式扶贫在七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传统小规模救济式扶贫阶段、救济式扶贫转型过渡阶段和保障式扶贫阶段等三个历史时期。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坚持党对救济式扶贫工作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救济式扶贫道路、坚持把救济式扶贫纳入制度化轨道、坚持救济式扶贫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内容。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国开始进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机制的时代,要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基本经验坚持好,推动救济式扶贫行稳致远。

    2020年03期 No.162 120-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07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党政研究》名列全国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综合性期刊第24位

    <正>~~

    2020年03期 No.16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稿须知

    <正>一、来稿:篇幅以10000字左右为宜;稿件要求论点新颖,字体规范,标点正确,引文无误;文章层次一般不超过五级,用序号一、(一)、1、(1)、1)表示。二、文章题目:必须同时标明中文题目和英文题目。其中,中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不得超过10个实词,总字数一般不超过30个单词。三、作者署名:来稿须提供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及邮政编码、电话等。

    2020年03期 No.162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