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研究

特稿

  • 《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许耀桐;

    《共产党宣言》关于"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的命题,蕴含着深邃的民主思想,系统阐发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了无产阶级为什么要争得民主,无产阶级争得的是什么样的民主,无产阶级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争得民主。无产阶级要争得民主,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彻底否定,所有的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无产阶级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和合法斗争的策略手段争得民主、发展民主。

    2018年05期 No.152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6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中心协同治理何以重要——回归治理的本义

    熊光清;

    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源于对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提炼和升华,它将治理理论所蕴含的对治理主体及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的要求具体化,使治理理论能够更明确清晰地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因而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治理方案。尽管治理理论起始于西方,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协同学也是由西方学者创立的,但是中国可借鉴西方有关治理的理论模式,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治理模式。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在此后多次进行了强调和深化;并且,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治理作用,并十分注重发挥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实现治理效果的最优化。当前,采用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优势作用,利用各方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有效治理。

    2018年05期 No.152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286 ] |[引用频次:122 ] |[阅读次数:2 ]

理论前沿_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研究之二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经验及基本趋势

    王道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事业经历了持续改善、全面制度建设以及质量提升等三个发展阶段,民生事业发展取得空前成就。40年来的民生建设提供了三大基本发展经验,即民生就是民心、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要良性循环、抓住不同阶段民生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未来中国民生事业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未来落实规划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的独特模式及主要着力点,从而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2018年05期 No.15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3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虞崇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明确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这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质和内涵的精准定位,不仅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系,而且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互作用,强调了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统一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就在于能否精准把握这一政治定位,科学理解和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018年05期 No.152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0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创新

    蒲长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宗教工作实践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成果迭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深刻作用于实践。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包括宗教和宗教工作两个方面。在宗教方面,对宗教的本质、根源、价值、历史和关系,均有深刻独到的新认识;在宗教工作方面,对宗教工作的定位、本质、方式、方向、路径,也有极具中国特色的新观点。这些成果可概括为十个理论要点。总结和阐发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推动新时代中国宗教理论研究和宗教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No.152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7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飞跃

    余科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准确把握这一点,是理解这一思想历史飞跃的基本前提。考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飞跃,时代条件、历史课题、主要内容正是三个着眼点和基本维度。新时代观、新发展观、新党建观、新全球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构成了这一思想历史飞跃的四大支柱。三个维度、四大支柱,就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飞跃的基本逻辑。

    2018年05期 No.15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心”——习近平总书记“初心论”思想体系论纲

    周显信;张云婷;

    继建党95周年发表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讲话后,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构建了一个完备的"初心论"思想体系论纲,包括"过程论""结构论""本质论""目标论""动力论""创新论"。要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要深化"三大规律"认识,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8年05期 No.152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8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党的建设

  • 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理论思考

    周敏凯;时晓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已经明确了管党治党的新任务、新起点。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需要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各种基本关系。

    2018年05期 No.152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党性修养的政治生态学分析

    车辚;

    从生态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角度分析党性修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党员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都具有非平衡态和非线性特征,只是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有差异,而做好学习、检查、斗争、约束四个环节,才是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政治生态路径。

    2018年05期 No.152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如何增强党校教育特色

    吴兆华;吉媛;

    党校是我党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最大特色。同时,党校教育还包含有涤荡社会思潮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等特殊职责。现实中,党校教育在履行上述职责过程中还存在对角色定位不准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形式单一、教学针对性不强以及在提高学员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短板等问题。基于此,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校特色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考,包括:通过教研活动强化党校教育的特色;加大研究力度,发掘我党的理论宝藏和历史财富;创新党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提升教学质量;多维度提高党校师资队伍水平。

    2018年05期 No.152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6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政治学研究

  • “代委会”制度:乡村协商民主的新探索——以江苏省南京市M村乡村协商民主实践为分析对象

    张思军;周嘉文;

    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许多地方都在努力探索提升政治参与绩效的协商民主新形式,其中,苏中M村"代委会"制度作为一种地方协商民主制度,实现了村民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实现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将其作为我国乡村协商民主探索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研究,对乡村协商民主的探索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代委会"制度探索的启示是:乡村协商民主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必须促进村民的有效参与,必须建立规范的协商制度。

    2018年05期 No.152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2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立法过程中执政党的“事前控制”机制探究——基于中日比较的制度分析

    何鹏举;

    虽然中日两国政治体制不同,但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日本自民党都各自制定出一套对立法过程进行事前控制的党内制度规范。在中国,事前报告是党对国家、特别是对立法工作领导的一个方式,其重点在于政治领域及经济、行政等基本制度方面的法律,其目的在于确保政权的正统性,与此相对照,自民党事前审查的产生虽有其制度方面的原因,但这更是自民党为了尽可能垄断社会的利益表达,调整党内平衡以备在正统性的重构阶段保证更多的候选人当选或再选而主动制定出的。立法的事前控制机制对于政党的长期执政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No.152 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公共行政管理

  • 试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中的“他在性”

    王嘉丽;秦龙;

    公共行政者如何去行动,主要看其如何定位其自身的位置。现代性下的理性以"自我"为出发点,其内在暗示了一种不可通约的绝对的"自我"行政权力。它把可变的事物当作永恒的东西,忽视了"道德他者"的存在。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主张行政人员与公民之间的"主体间性",认为"自我"与"他者"是主体与主体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试图以"他者的文本"来言说"他者",并在此基础上对行政活动本身进行解构,将"他者"从"自我"中解放出来。由此,在"自我"与"他者"的共识与冲突中达到平衡。

    2018年05期 No.152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1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保障房获得者的新权利诉求与制度应对——LY市的案例研究

    武中哲;

    通过对S省LY市一起保障房住户集体"扩权"事件的调查,发现保障房住户群体进行权利诉求的新的社会现象。这些群体与以往权利受损者因为自身利益受损和争取某种合法权益进行的抗争不同,他们是在获得了保障房后,由于对物业管理的不满和保障房居住中导致的日常生活的新困难,针对基层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的群体性申诉。集体行动源自于他们获得保障房这个事实本身,属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国家根深蒂固的"依赖意识",这种意识在市场化背景下通过国家福利政策被"唤醒"。群体诉求的条件是具备了政治机会结构、相应的组织条件和空间条件。群体"扩权"反映了住房保障制度实践不仅是一种来自上层的文本化的制度体系,而且终究应该是各方共同参与的制度创新过程。

    2018年05期 No.152 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政策问题何以界定:西方的研究与审视

    李强彬;李若凡;

    政策问题界定规定着后续政策过程的走向,充斥着各种竞争、偏见和冲突,是政策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西方的研究表明:政策问题界定是寻找可以被解决的问题、表达不满、明晰产生问题的原因、处理政治竞争的一个场域,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公共性与排他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深受问题属性、政治环境与制度、价值观、政策倡导者、利益团体、大众媒体的影响,问题创建、问题命名、问题归责、要求采取行动、进入政策议程是问题界定过程的主要阶段,阈值模型、焦点事件和信息处理所形成的过程机制是解释政策问题何以界定的重要途径。

    2018年05期 No.152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79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研究

  • 四川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任治俊;鲁纳;游克斌;

    特色小镇的出现,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各种特色发展要素聚集的综合反映。目前,在国家已经公布的两批次403个特色小镇名单中,四川共有20个小镇上榜,已初步形成了工业园区特色镇、旅游观光特色镇、商贸物流特色镇、生态宜居特色镇、现代农业特色镇、创新创业特色镇等6种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但与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特色优势不够突出,"小、散、弱"问题明显,综合承载能力仍然较低,发展建设投入不足,等等。但同时,四川发展特色小镇也面临着很多机遇。借鉴国内外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经验,四川特色小镇建设任重而道远。

    2018年05期 No.152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58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

    李丹;曾涛;

    为强化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机制、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本文基于四川省2005-2015年面板数据,利用ELES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低,除食品外的商品基本需求支出为负;消费形态为生存型消费;对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消费不足,对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生活用品服务需求收入弹性较大。建议以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分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智慧乡村建设;农村教育补贴向高等教育倾斜。

    2018年05期 No.152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75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喜讯:本刊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正>《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党政研究》主编: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党政研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中国政治(除公安工作)"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8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著录项目包括:题名、并列题名、主办单位、创刊时间、出版周期、学科分类号、ISSN号、CN号、邮发代号、编辑部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网址、电子邮箱、内容简介等。

    2018年05期 No.15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稿须知

    <正>一、来稿:篇幅以10000字左右为宜;稿件要求论点新颖,字体规范,标点正确,引文无误;文章层次一般不超过五级,用序号一、(一)、1、(1)、1)表示。二、文章题目:必须同时标明中文题目和英文题目。其中,中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不得超过10个实词,总字数一般不超过30个单词。三、作者署名:来稿须提供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及邮政编码、电话等。四、文章摘要:来稿须提供3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摘要主要摘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选摘出文中最重要、最

    2018年05期 No.152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