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国良;
当今世界左翼政治力量特别是多国共产党组织无论是相互之间还是内部自身,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各种形式的纷争和内斗之中,内耗的主要动因是思想分歧、路线之争和权力利益争斗。这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惨痛教训在21世纪仍未得到有效克服的重要体现。这种"恶性肿瘤"成了制约和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苏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政党也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但短期内很难从结构上真正解决。考虑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实现合作和联合,必须在此基础上认识并制定相关对策,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但更要实事求是,不宜盲目乐观。
2018年04期 No.151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 ] - 王长江;
增强执政的合法性、提升执政的科学性,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必须面对的基本主题。深入探讨它们的互动关系,对于准确把握改革方向,理清改革思路,选好改革路径,都有重大的意义。纵观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无一不是意识到自身的合法性危机,想通过改革提升执政合法性和执政效率,重新赢回民众的支持。苏共是因没处理好三者关系而出现问题的典型。反观中国,合法性、科学性是有机地结合在改革之中的。经过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检验,这条道路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也可以为今天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2018年04期 No.151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8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 ] - 陈甬军;张记欢;
针对中美此次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中美两国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视角产生了热烈而多元的讨论。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于保护关税和自由贸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他们的辩证讨论对于当下中美摩擦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中美两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一旦发生贸易战争,其对于两国的互损程度和对于世界的波及广度与深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解决贸易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理性对待双边贸易诉求,回到谈判桌前,通过谈判探讨合理的、对于双方都有利的贸易关税等政策。在未来国际贸易中,中国应该着力于增长学习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动态比较优势,推动自由贸易的理论创新,探索自由贸易的实践创新,用够硬的科学技术把握自己的"命门",用够强的科学技术更自信地打开大门,用够前沿的科学技术更新走出国门。
2018年04期 No.151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30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6 ]
- 郭强;
党的十九大以新时代见其远,以新矛盾见其深,以新征程见其高,立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图景,而全面深化改革在这三个维度上都承担着关键角色和历史任务:顺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历史性变化,解放和发展新时代的生产力;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响应战略目标的历史性变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2018年04期 No.15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 ] - 郇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已经实现了整体转型升级。在改革初期,政治发展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目标在于实现由"破"到"立"的转向,即在于破除苏联模式下政治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体制。在新时代,我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进一步升级,目标任务表现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中国政治发展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基础。
2018年04期 No.15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孟鑫;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党在创新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过程中,展现出了值得总结的鲜明特点。其主要包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把握"改"与"不改"的辩证关系,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等。
2018年04期 No.151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李喆;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协调、彼此整合、协同共进。其中机制建设至关重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注重实践过程中的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形成包括理论引领机制、主体素质提升机制、内外环境净化机制、载体运作承载机制、政党形象塑造机制等在内的良性运行机制。
2018年04期 No.151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 ] - 高一飞;蒋稳;
由于在我国语言习惯中对司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过我们对司法规律的探索,也发现存在两种含义的司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了两种司法规律的差别,在不同场合对两种司法规律都有过论述。对狭义司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司法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和规律,司法权是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判断权和裁决权";对广义司法规律,他概括为"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习近平总书记对上述两种司法规律的具体内容也有深刻的论述。今后,我们应当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按照司法规律深入推进司法改革。
2018年04期 No.151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纪中强;
评价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构系统、科学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为遵循,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为参照。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以及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的构建原则。依据系统论方法构建一个可量化的指标集合,并将各项一级指标分解成相应的二级和三级指标。科学评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绩效,对于实施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04期 No.151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7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7 ] - 李永胜;
十九大报告把增强学习本领摆在新时代党的八大执政本领之首予以强调,足见其重要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首先就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功能与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本质之学学好用好,悟透实质,掌握精髓,把握规律,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规律之学学好用好,指导我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之学学好用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而坚实的智慧支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明白之学学好用好,提升精神境界,照亮前行之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修身之学学好用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转化为为民干事的物质力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价值之学学好用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强党兴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
2018年04期 No.151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贾淑品;沈文娟;
晚年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了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他看到了股份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利用的一面,同时认为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状况还没有成熟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理论;他看到了资本家改变了以前赤裸裸的剥削方式,正向"正义和仁爱让步";他在坚持革命权是唯一真正历史权利的基础上大胆承认普选权的积极作用。研究晚年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的认识,可规范资本权力,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准确把握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进一步认识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激发人民主体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8年04期 No.151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莫凡;
"全球治理"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一定文本渊源,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全球治理"思想,一是全球性冲突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二是全球治理并非"观念的统治",三是世界市场的力量推动着全球性生产的形成,四是共产主义是全球性的事业。这些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它启示人们可以将"全球治理"立足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将世界市场的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经济支撑,并将人类的全球"善治"目标定位于"共产主义理想"。
2018年04期 No.151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9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文建龙;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国内形势,列宁积极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提出了"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论断。该论断表明,文盲与政治、与社会主义以及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不相容性。列宁"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论断的提出,为苏维埃俄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对其经济建设以及公民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2018年04期 No.151 9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