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研究

特稿

  •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发展

    许耀桐;

    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中的起关键保障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新发展,通过谋划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发展民主政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蓝图、新思想、新格局、新亮点、新模式。

    2017年06期 No.147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849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_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

  • 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

    陈甬军;

    党的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受到总体发展目标的牵引,表现出目标导向的特征。十九大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从根本上决定了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充分发展的同时,必须把解决不平衡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充分表现了倡议、战略、项目的 "三位一体"联动特点。因此,目标导向、系统平衡、联动开放,这三个特征的互相交融和协调配合,成为十九大以后中国经济在决胜和追梦过程中的三重奏。

    2017年06期 No.14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05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梁仲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定为指导思想,绝非主观选择,而是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必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其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其本质特征是坚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其目标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17年06期 No.147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319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十九大经济发展思路的创新

    叶青;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在发展思路变了、经济规模大了、绿色发展优先、经济发展环境更干净了、经济资源节约了、经济更亲民了。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重点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挥党的创造力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进而形成合力,是做好未来五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保障。

    2017年06期 No.147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63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十九大后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常纪文;

    经过酝酿期和萌芽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体制改革即将完成初创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成,成效不断地显现。但同时也还面临现实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度构建的薄弱环节和体制、制度运行中的梗阻问题。只有加强体制优化、制度整合和机制创新,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更大的实效。

    2017年06期 No.14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678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理论前沿_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 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制度的关系——以特朗普与共和党关系为例

    钟准;

    特朗普上台标志着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民粹主义得以动员起大量支持者的重要原因是美国政治的极化,被主流政治排斥在外的民众希望特朗普能够改变现状。作为回应,主流政党开始关注民粹主义者所代表的选民诉求,尽管这些诉求本身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建制的。特朗普上台之后在一系列问题上与共和党建制派的分歧日益扩大;而另一方面,两方也在特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双方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两者之间的根本矛盾无法解决,因此对抗与冲突仍将是特朗普与共和党关系的主流。这种冲突将对美国政治造成深远影响。

    2017年06期 No.147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8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民粹主义政党崛起对欧美政党政治的结构性变化的影响

    林德山;

    民粹主义政党崛起导致西方社会左右政治新的失衡,并引起欧美政党政治体系、尤其是政党的结构性变化,可以从欧美政党政治的意识形态图谱、政党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政治或政策趋向等几个方面去评估。

    2017年06期 No.147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82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法国国民阵线的兴起探究

    项佐涛;黄震;

    法国国民阵线是欧洲极右翼政党的代表。由于法国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国民阵线富有针对性和煽动性的政治纲领与政策,如鼓吹法国人优先、法兰西第一、人民代言人等,使其在法国的势力不断扩大,其领袖玛琳·勒庞成为马克龙总统最强有力的挑战者。囿于法国国内外政治经济问题积重难返,马克龙上台后步履维艰,国民阵线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形成的左右翼政党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在同主流政党竞争的过程中,国民阵线的部分政策与主张为主流政党所借鉴,影响了更多的选民,也确实渗透到法国的国家政策之中。但是,国民阵线想要上台也困难重重。国民阵线的兴起虽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极右翼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它要遭到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制约。

    2017年06期 No.147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32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党的建设

  • 改革开放以来的从严治党:思想演进与逻辑考量——基于党的十九大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视阈

    张书林;

    改革开放以来从严治党的思想演进,呈现以下路线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前,以恢复重建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整党运动为支撑的从严治党局面开启,"从严治党"的概念得以权威性确立;党的十四大至十五大期间,从严治党的若干顶层设计形成;党的十五大至建党80周年前,从严治党有了初步体系化建构;建党80周年至党的十八大,从严治党与党要管党耦合共生;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从"从严治党"升级到全面从严治党的2.0版;党的十九大,坚定不移纵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就逻辑考量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从严治党主要根植于"打铁先要自身硬"的政治逻辑、依法治国关联从严治党的衍生逻辑、世界政党从严治理的共性逻辑。

    2017年06期 No.147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62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修改、创新及价值意义

    赵宬斐;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要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讲话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不断推动党内巡视工作制度的科学化与系统性建设,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进行了与时俱进地调整、修改与创新。新时期、新阶段《条例》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主体责任,突出了"一次一授权"的要求,提出了全面巡视战略,尤其强调了政治巡视,其根本目的是使巡视监督功能得到更有效地发挥,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从而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2017年06期 No.147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科学社会主义

  • 论列宁关于共同劳动成果“应该归全体劳动者”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读《告贫苦农民——向农民讲解社会民主党人要求什么》

    陈雪;王永贵;

    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中所提及的共同劳动成果"应该归全体劳动者"的思想被当今学界认为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之一。列宁在此篇文章中从享受主体、政治前提、实现途径以及制度保障四个维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详细论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凸显了共享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价值。梳理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研究共同劳动成果"应该归全体劳动者"的思想与共享发展理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7年06期 No.147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世界变化视域中的十月革命

    孔寒冰;韦冲霄;

    不论怎样评价,十月革命都是一件历史大事。由于十月革命同共产党、暴力革命、社会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苏联模式的国家和西方模式的国家对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其本质在于固化或虚化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正因为如此,研究十月革命主要不是学术探讨,而是政治和国际政治问题。就欧洲而言,冷战结束后,苏联模式与西方模式的对抗不复存在,对十月革命讴歌和诋毁都失去了意义,逐渐转向学术研究,但其总体趋势是越来越不为人们所重视。

    2017年06期 No.14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治学研究

  • 不为型腐败治理:基于链网结构的视角

    曾维和;杨星炜;

    不为型腐败是"为官不为"现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腐败新形态。链网结构理论不仅较好地诠释了不为型腐败危害蔓延的扩散特征,而且提供了不为型腐败治理的新视角。不为型腐败在个体、组织、社会三个面向具有链网式扩散性危害的特征,但长期以来对这一腐败形态的防治中存在着"弱链"和"松网"的困境。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要构建一种不为型腐败的链网式防治体系,即建立持续性、终身化的时间维度防治链和建立动态性、网格化的空间维度防治网。

    2017年06期 No.147 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演变历程及优化途径

    王少泉;

    政治信任领域存在距离悖论、反距离悖论和等距离信任这三种状态,后两者是当代中国政治信任演变历程中的主导状态。中国政治信任演变历程包含三个阶段、多个特征,这一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生成。从中国多个领域的当前状态来看,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等距离政治信任将进一步稳固,且政治信任程度将进一步上升、盲目信任状态进一步减少。优化当代中国政治信任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从多个角度加以实现。

    2017年06期 No.147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公共行政管理

  • “中心—边缘”结构下政策过程的线性思维

    向玉琼;

    工业社会确立起了"中心—边缘"的社会结构,社会以及社会治理的各方面都被分为中心和边缘,这是一种支配与依附的关系,是一个不平等的结构。在中心—边缘的结构之下,政策过程表现为一个单向度的流程,体现出一种线性思维。线性思维决定了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控制导向,无论所遵循的程序如何完善,所应用的技术如何先进,都无法避免政策过程中的排斥和霸权。在线性思维下,民主失落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结构显示出其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这也推动政策过程中的线性思维被一种合作思维所取代。

    2017年06期 No.147 9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变革指向

    张桐;

    本文基于中心—边缘结构的视角探讨了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议题。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是一个不平等的中心—边缘结构,要实现治理体系在后工业社会的结构性转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旧结构的突破,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明确提出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要求。在谋求这一变革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重新关注和评估边缘的价值,以此来弥补边缘在工业社会被结构及其中心的长期压制,并为我们寻求变革之道提供新的思路。在概念上,"社会治理"应当重回"社会",即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一样都来源和服务于社会,应当融于社会之中,而非凌驾于社会之上或脱离于社会之外。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治理形态,20世纪后期的网络给我们提供了部分想象:在某时某地,也许仍然存在中心与边缘的划分,但就整个体系而言,中心与边缘都处在随时的流变之中,整个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情境。

    2017年06期 No.147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

    戚学祥;

    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与频发的环境灾难,环境治理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监管与执行、整体与局部、集权与分权等方面存在分歧。要破解这些困境,可以从推进央地关系法治化、政绩考核体系科学化、环境治理机制长效化等方面着手。

    2017年06期 No.147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9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发展与稳定融合模式研究

    梁贤艳;

    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实践中陷入了象征性执行困境,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做表面文章、走过场、制作虚伪文本材料等"仪式化策略",使稳评成为一个"制造同意"的过程。地方政府自身存在的"发展与稳定"双重任务之间的"张力说"虽具有很强解释力,但这种解释框架建立在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张力不可调和的假设基础之上。"国家-社会"模式的建构可以达到发展与稳定的有效融合,"国家-社会"模式本身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

    2017年06期 No.147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8年度《党政研究》

    <正>《党政研究》是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政治理论刊物,于1985年创刊,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求是网等收录期刊。主要刊登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社会治理、经济研究等学科的研究论文以及

    2017年06期 No.14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稿须知

    <正>一、来稿:篇幅以10000字左右为宜:稿件要求论点新颖,字体规范,标点正确,引文无误;文章层次一般不超过五级,用序号一、(一)、1、(1)、1)表示。二、文章题目:必须同时标明中文题目和英文题目。其中,中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不得超过10个实词,总字数一般不超过30个单词。三、作者署名:来稿须提供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

    2017年06期 No.147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