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监察员制度的演变逻辑、实践价值与完善路径Logic of Evolution, Practical Value and Path of Improvement for the System of Special Ombudsmen
王立峰;李洪川;
摘要(Abstract):
作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补充,特约监察员制度经历了探索初建期、恢复发展期与转型完善期。制度演进历程表明,特约监察员制度的历史沿革既受到内在权力监督理念的推动,也受到外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环境的制约,并且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与关键时点。特约监察员制度在保障公民监督权利、改进纪检监察工作实效、破解监督者"灯下黑"困局、完善多重监督体系等方面具有积极价值。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应当从思想认识、人员遴选、工作机制、监督法治等方面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特约监察员制度。
关键词(KeyWords): 特约监察员;纪检监察体制;监督体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研究”(17JZD003);; 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破解群众身边‘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腐败作风的应对策略研究”(2020LYZ002)
作者(Author): 王立峰;李洪川;
Email:
DO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201208.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
- [2] 中央纪委监察部旧址[EB/OL].http://zjw.hsxgw.gov.cn/n3028/index.html.
- [3] 彭勃,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298.
- [4] 人民监察委员会聘请监察通讯员[N].人民日报,1950-07-24.
- [5] 全国各级人民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建设的监督和检查[N].人民日报,1954-10-26.
- [6] [7]监察部办公厅.行政监察工作文件选编:1989[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41,62.
- [8] 邬思源.改革开放新时期特邀监察员制度及其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6).
- [9] 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二版)[M].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79.
-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16.
- [11] 赵晖,祝灵君.从新制度主义看历史制度主义及其基本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3,(4).
- [12] Paul Pierson:Increasing Returns,Path Dependence,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0,(2).
- [13] 李永春,罗雄.20世纪50年代我国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的实践及现实启示[J].湖湘论坛,2018,(1).
- [14] 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2,(5).
- [15] 刘长秋,史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纪检监察机关构建的经验与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9,(6).
- [16]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19.
- [17] 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努力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赵乐际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EB/OL].http://dangjian.people.cn/n1/2019/0221/c117092-30851340.html.
- ① 相比于1991年《监察部聘请特邀监察员办法》,《监察机关特邀监察员工作办法》与《国家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工作办法》与对特约人员的义务条文的规定各增加2条,管理工作规定的条文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