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论纲
邱仁富;李梁;
摘要(Abstra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培育与践行内在统一。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路径在于培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掌握群众,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推动现代人的发展的精神需要,关键在于两个因素:理论的主体性和理论本身的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遵循理论发展的逻辑、实践发展的逻辑和文化发展的逻辑等。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逻辑;知行合一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13CKS051)
作者(Author): 邱仁富;李梁;
Email:
DO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15.01.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7][8][13][17]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9,209.
- [4]宋庆龄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71.
- [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284.
-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4.
- [9][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214.
- [11][12]列宁全集:第5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6,376.
- [14]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红旗文稿,2012,(1).
- [15]韩震.“民主、公正、和谐”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2012,(6).
- [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 [18]祝福恩,谢璐妍.“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03-02.
- [19]李中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内在逻辑与践行原则[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2-28.
- [20]李向平.中国信仰的实践逻辑[J].学术月刊,2010,(6).
- [2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