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政绩考核指标化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徐志国;
摘要(Abstract):
在当前我国的压力型体制下,上级政府主要通过各种指标来激励与约束下级政府官员。人们似乎普遍乐观地认为,通过设计更为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就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适应党的科学发展观政策的要求。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无论对其指标设计进行怎样的改革和完善,这种自上而下的官员考核方式都会有着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缺陷,甚至出现政绩造假等消极后果。为走出这一困境,官员的激励与考核必须引入"民主"等非指标化的制度加以配合。即增进地方民众对于地方官员的约束力,促使地方官员以"民意"为施政方向,从而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均衡的激励与约束体系,真正实现官员治理的科学化。
关键词(KeyWords): 官员政绩考核;GDP指标;幸福指标;民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南京理工大学服务型政府基地建设项目
作者(Author): 徐志国;
Email:
DO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12.05.02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4)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4,192.
- (2)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8.
- (3)(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M).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20.
- (5)Jean Tirole.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J).Oxford Economic Papers,vol.46.PP.1-29.
- (6)(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8-70.
- (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3.
- (8)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8,(6).
- (9)(15)李若建.指标管理的失败:大跃进与困难时期的官员造假行为(J).开放时代,2009,(3).
- (10)(14)(印度)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77-178,177.
- (11)(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M).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5-106.
- (12)(英)戴维.毕瑟姆.官僚制(M).韩志明,张毅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5.
- (13)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27-34.
- (16)Blanchard Oliver,Andrew Shleifer.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Russia(J).IMF Staff Papers,vol.48,2011,pp.171-179.